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校举办外籍教师专题讲座之“芬兰的清洁能源和自然环境”学术讲座

2025.05.19

2025年5月15日,由国际交流中心、科研处及环境工程系联合主办的“芬兰的清洁能源与自然环境”专题学术讲座在我校顺利举行。讲座主讲人为我校客座教授、芬兰萨沃尼亚应用科学大学在职教师Hannu Poutiainen博士。国际交流中心主任马金祥、环境工程系副处级辅导员高辉、科研处及环境工程系教师代表、中芬联合双学位项目全体学生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由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副主任杨知勋主持。她首先对Poutiainen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讲座的主题和主讲人背景。

本次讲座围绕芬兰在清洁能源发展及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展开,Poutiainen博士的报告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芬兰能源结构与自然保护实践,以及芬兰水资源系统优化与污水处理建模。

在第一部分中,Poutiainen博士指出,芬兰虽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化石能源资源,但其人均能源消耗水平较高,主要受制于高纬度寒冷气候、能源密集型工业及高生活质量需求。芬兰的能源体系以高能效、森林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利用、核能依赖度较高、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及逐步淘汰化石能源为特点。此外,他还介绍了芬兰森林工业的脱碳路径,指出该行业计划在2035年前基本实现零化石燃料排放,为气候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部分聚焦芬兰在环境管理与水系统优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Poutiainen博士从自己参与的建模项目出发,讲解了芬兰污水处理厂中消化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方法,尤其是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产气效率提升与能量回收机制。他强调,随着科学技术与环境法规的进步,建模在实际工程设计与运行优化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芬兰模式如何适应中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条件展开提问。Poutiainen博士结合过往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回答,并鼓励同学们结合本土需求开展研究和技术创新。

讲座最后,马金祥作总结发言。他指出,邀请国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不仅有助于开阔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思维能力。芬兰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起步早、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借鉴。他勉励同学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主动探索专业前沿,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讲座是我校推进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国际合作平台,邀请更多国外高水平学者来校开展讲座,不断丰富师生的国际化学习与发展路径。